宾川县钟英乡五措施抓实“三清洁”
作者:黄任宏 发布时间:2014-09-10 16:00:12 点击率:3
自“三清洁”工作启动以来,宾川县钟英乡立足山区实际,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以垃圾治理、管理、清运和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全乡农村环境环境综合整治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努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
一是联合广大党员群众抓整治,村容村貌明显改变。乡党委、政府定期组织乡村组干部及广大群众对公路沿线、村庄道路、沟渠、河坝、库塘等进行清理,彻底清除粪便、杂物、柴草、历史留存垃圾等,消除农村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等现象。在春节前开展了为期1周的集中整治活动的基础上,又在清明节、民族节、劳动节、“七一”、汛期及农作物收成期组织干部职工、村组干部及群众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经统计,截至目前,全乡集中开展“三清洁”活动3266场次,出动车辆434辆次,人员142640人次,清理垃圾1733吨,清除乱堆乱放328处,清理乱贴乱画132处,清理废旧广告牌60块,整治市场秩序84次,整治市场卫生100场。
二是结合重点工作抓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三清洁”工作中,钟英乡注重与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行政村整村推进、移民村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全力推进“四清四化”、“五改两建”、“三抓一控”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投资300多万元实施了哨上、锁角、鸡佐、小松坪、菜园厂、大椿树、赵下、龙潭、和尚庄等9个村进村公路及村间道路硬化。对鸡佐、哨上、新开田、大水沟、大干塘、么中、唐古地等13个村民小组实施沿线道路绿化、农户庭院硬化及墙体美化,并配套垃圾池、路灯等设施。2013年6月至今,全乡共硬化村间道路14123平方米,庭院硬化432户30613平方米,美化墙体29527平方米,新建垃圾池(箱)7个,农村公厕3座,农户卫生厕35个,安装太阳能路灯384盏。投资120万元对皮厂热水龙潭进行了清淤加固和亮化美化,既保护了皮厂村的人畜饮水水源,又为当地群众创造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是强化宣传抓典型,示范带动促清洁。通过“抓实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方法选取了群众基础好、住户比较集中的西山村委会的庄房、大干塘,钟英村委会的大水沟、钟英村,皮厂村委会的鸡佐、大坝田、新开田作为全乡环境整治的示范村,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对这些村组(场所)的村间道路、农户庭院、公共场所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同时,注重发挥党支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划定党员示范路、党员责任区,将村道路及公共场所分到党员个人进行保洁和管理,党员之间互相监督检查和评比。各村群众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示范效应逐渐凸显。
四是“政企结合”抓清运,合力助推“三清洁”。在开展三清洁活动中,地处偏远山区的钟英乡针对垃圾清运难这一难题,积极探索工作新模式,通过采取“就近就地、分片集中、政企合作”的垃圾处理模式,使农村垃圾得到了的规范化处理,节约了清运成本,为全乡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找到了一条好路子。“三清洁”活动开展以来,钟英乡从偏远山区实际出发,与金沙江鲁地拉电站合作,把垃圾运往鲁地拉垃圾中转站进行专业化处理后清运至县城垃圾处理厂,既解决了农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又有效降低了农村垃圾清运处理时间和成本,每年可为全乡节约垃圾处理经费20余万元。
五是干群齐心抓管理,建好制度共同维护农村环境。成立由乡、村干部和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成的环境卫生督导检查组,每季度开展一次环境卫生拉网式督导检查,深入全乡每个村组仔细检查环境卫生死角、“门前三包”责任落实、沟箐积存垃圾情况,对查出的问题汇总登记,及时联系各村组和该村挂村领导、包村工作组落实责任,并做好跟踪问效,限期整改。同时将督查结果公示,让群众监督环境卫生检查工作,既增强农民群众的荣誉感,更增强各村环境卫生整治决心;督查结果结合群众日常满意度评议进行量化评分后,纳入乡党委、政府对村(单位)年终综合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并作为干部职工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同时,制定并修改完善《钟英乡环境综合整治六项制度》、《村规民约》等管理制度,促进干部群众自觉投身到整治工作中,共同维护好农村环境。
(编辑:志远)